90后大学生择业观研究——以南京财经大学2016届毕业生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13 15:41: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理论意义大学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储备人才,毕业后就将进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8年第一批90年后进入大学校园,2012年是90后大学生大规模就业的元年。

每一代人都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和需求,所以考察#8220;90后#8221;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与发展,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积极作用,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的内容:2.1.1当前的就业形势:从地区结构,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分析目前中国的就业总体形势,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等。

2.1.2#8220;90后#822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从每年高校毕业生总数,高校的分类,高校的地区分布等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从分析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2.1.3#8220;90后#8221;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形成的原因。

#8220;90后#8221;大学生作为市场上新的就业主体,他们对就业的想法,直接关系到政府、高校就业工作的成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原来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精英时代,原有的#8220;包分配#8221;的旧就业体制,导致大学生并没有遇到过就业难这种现象。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时代,高校进行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不再是人们眼中所谓的#8220;精英#8221;,就业现象越来越难。

特别是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8220;就业难#8221;的问题日益凸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12.4-12.10 在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近7年来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毕业大学生工作半年内的离职率,以及相关的研究背景的资料,相关数据的收集 12.11-1.1设计问卷并发放 1.2-1.15选择访谈对象进行访谈 1.1-1.20问卷的回收与结果的分析,访谈的整理 1.21-1.31 论文初稿的完成

5.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92.陈梅玲.大学生择业观教育浅析[J].黑河学刊.2013,⑴:353.章周道.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J].三明学院学报.2013,(03):124.冯成.大学生择业观转变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3):25-265.田穗.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的大学生择业观[J].教育与职业.2013,29:246.禹志成.大学生择业观演变与职业发展教育探讨[J].才智.2013,(22)7.方小英.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的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04)8.钱立波,杨晶付嵌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5)9.刘期忠.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特点及其就业指导[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85-86.10.李荣华.大学生择业观理论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5(6):34-38. 11.徐继承.大学生择业观变化因素探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6):30-31. 12.黄中益,杨昌江著.职业指导三元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3.薛淑芳.大学生择业观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大学生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08. 14.张兴杰.东北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调查分析及相应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3. 15.魏世梅.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择业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2-1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