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3 15:15: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世纪以来,女性劳动力广泛的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在生产力大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女性就业歧视。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二战后,女性就业歧视演变的愈发严重。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2O07全球妇女就业趋势报告》指出:全球妇女就业率正处于历史上的最高点,2006年全球女性就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女性失业人数也处于历史上的最高点,达到8180万人;她们大多从事的是农业和服务业中的低生产力的工作,所领取的报酬也少于同一工种的男性;( 2007)劳工组织在《妇女就业趋势报告》中所引述的证据还显示,女性与男性的工资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大多数地区和许多行业从事同一工种的女性赚取的收入要低于男性,通常说来,女性收入至少要比男性低10%,即使是在一些女性传统行业,如担任护士和教师,两性收入平等也未做到。

自今年元旦起,我国正式放开二孩政策,再一次将女性就业歧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根据贝克尔的偏好歧视理论,雇主的目标函数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因此企业在雇佣劳动力的过程中,就要用最小的雇佣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就意味着女性劳动力的性价远远低于男性劳动力。为了不增加企业成本,不少企业甚至提出在聘用期内女性不得怀孕生育。《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按规定享有不少于90天的产假,而且期间工资照发,哺乳期间不得从事有碍于母婴健康的工作(含加班加点)。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女性雇员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承担岗位空缺成本,这是用人单位拒用女性劳动力的最直接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实现自身社会价值,获得经济和人格独立的体现。所以,解决就业问题中的歧视问题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深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促进平等就业,尤其促进男女间的平等就业,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女性权利,也是为了社会的平衡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综述目前就业情况,通过将男女性在就业中的情况(工资,福利,入职要求)进行分析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男女性在就业时候的差距,女性被频频设置门槛。在总结女性就业时期的问题的同时,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监管的方面概述女性就业歧视的起源。就业歧视作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有着深刻原因,不仅与我国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传统文化,雇主偏好生理因素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宏观经济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挥在那,为适应市场需求,国家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入手,导致大量女性为主体的下岗潮,使得女性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目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有了更多话语权,供需失衡的情况加剧了歧视现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业歧视问题是全世界的问题,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从男女之间的同工不同酬,到招聘时期提出的性别限制,再到招聘女生时明确提出的聘用期内不得生育。21世纪以来,随着男女平等的概念的普及和年年毕业季爆出的男女就业率差距,女性劳动力在就业中的问题逐渐被大众了解并关注。

1951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第100号同酬公约。国际劳工组织2003年局长报告《工作中平等时代》也特别关注了工作中歧视的纠葛,提出工作机会,生产性资源和财产,包括教育,在不同种族,宗教信仰或民族血统的男女之间更平等的分配有助于实现更高的增长和政治稳定,消除工作中的歧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组成部分。

美国经济学家加里 贝克尔认为如果有人因为偏见而自愿放弃利润,或工资和所得,那就构成了歧视行为。歧视可以分为直接歧视,间接歧视和制度性歧视。直接歧视是指在同样情况下因为某人的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等而遭到不同的对待。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并容易认识到的显示歧视。贝克尔的其实理论是建立在#8220;身心不悦#8221;的基础上的,基本内容为某人身心不悦的感觉来自于个人的偏好,如果该人有歧视性的偏好,那么他宁愿一某一喜好的群体代替另一厌恶的群体并为此承担某种费用。这种费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比如放弃某一部分利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3至2022-12-13 收集资料,确定选题

2.2022-12-14至2022-12-31撰写开题报告

3.2022-1-1至2022-1-20 收集数据,分析案例,整合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饶威微 女性就业歧视研究-从实证研究的视角 长沙中南大学2014硕士学位论文、

【2】 雅各布 名塞尔 劳动供给研究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3】 李进 谢海燕 从劳动力供需看我国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经济师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