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IsPETase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高效降解作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4-08 09:04
{title}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title}

一、研究背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由对苯二甲酸 (TPA) 和乙二醇 (EG) 通过酯键聚合而成的[1]。

因其耐用、价格低廉、加工方便,PET广泛应用于生产织物、一次性饮料容器等,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合成聚酯[2, 3]。

2018年,全球PET产量达到约3.6亿吨[4]。

PET的巨大需求带来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处理PET废弃物。

PET废弃物大量地进入自然环境却难以被降解,导致了白色污染。

这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甚至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Leslie等人首次在人类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可以量化的微塑料,平均1.6 μg/ml[5]。

PET其自身独特的性质给PET处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

传统的PET处理方法有填埋和焚烧。

但是填埋并不能使PET得到降解,而焚烧会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如呋喃和二噁英。

而PET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减少PET污染环境,还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来减少原始资源的开采。

到目前为止,PET回收处理的方法主要能够分为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和生物回收法[6]。

回收塑料废料最常用的方法是物理回收法。

在物理回收PET的过程中,并不破坏PET的大分子结构。

物理回收法的一般过程是破碎、洗涤、烘干、造粒、注塑成型、拉伸吹制得到最后产品等。

物理回收法工艺简单,花费较低。

但是通过物理回收法回收PET不可避免地会导致 PET 分子链的断裂的弊端以及杂质难以去除的困境,这便大大降低了PET回收后的使用性能,极大限制了回收后PET的使用范围,所以该回收方法并不能有效的促剂PET材料的再利用[7]。

而化学法就是将PET大分子解聚为小分子,一般步骤为解聚,纯化和再聚合[8]。

PET化学回收的主要目的是将PET完全降解为几种单体,例如TPA、DMT、BHET和EG[9]。

化学回收法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包括醇解、氨解、水解等,这取决于所用来断裂PET的化学试剂。

但是化学回收方法不但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花费较高的成本,还会排放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10]。

而且必须要强调的是,由于化学回收法的原材料成本、资本投入和运营规模较大,致使化学法所回收的聚合物往往比原材料更加昂贵[11]。

这种情况导致了处理PET废弃物问题的动机和意愿缺乏[12],所以即便许多国家都有PET回收系统,但是总体回收率不到一半,只有极小部分被回收形成新的产品[13]。

近年来,生物回收法回收PET废弃物因其操作简单,节能环保而备受关注,有望发展成为未来主流的PET回收方法。

生物回收法主要通过微生物分泌的某些酶将 PET 大分子聚合物降解成水溶性小分子。

因为 PET 大分子无法进入微生物体内,所以微生物需要通过分泌一些胞外降解酶,先将 PET 大分子聚合物降解成水溶性的小分子,继而才能吸收并消化这些水溶性小分子,最终将其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由此看来,这些胞外降解酶的作用是生物法的限速步骤,只有 PET 大分子进一步被水解成水溶性小分子后,微生物才能发挥彻底降解作用[14]。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从一些微生物中分离鉴定出了能够在胞外发挥PET降解作用的酶。

这些降解酶可以将 PET 水解成对羟乙基苯二甲酸酯(MHET)、对苯二甲酸(TPA)、乙二醇(EG) 等单体小分子。

通过这些PET降解酶,不仅有望解决 PET废弃物的污染问题,而且还可以回收降解后得到的单体小分子循环利用,因此微生物酶降解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研究报道了多种具有 PET 降解能力的酶,包括酯酶、脂肪酶和角质酶。

但是这些酶普遍存在降解活性低、稳定性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并且缺乏降解高结晶度PET的能力,所以目前还得不到大规模应用[15]。

2016 年,日本庆应大学的一名科学家从一种名为 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 的细菌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 PET水解酶,IsPETase[16]。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的IsPETase对PET的活性是其他酶的5.5到120倍[16]。

相比于其他PET降解酶,IsPETase 表现出了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对 PET 底物的特异性高。

第二,酶活性在低温段(30~40 ℃)表现出高活性。

因此,高效的IsPETase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环保解决方案,以缓解塑料的积累。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目前,虽然在高效表达 IsPETase 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是,PET 材料的表面具有结晶性和疏水性,而 IsPETase 表面的基团多为亲水性,所以 IsPETase 无法有效地吸附到 PET 表面, IsPETase 对 PET 的水解效果仍受到阻遏[17]。

更有甚者,当 IsPETase与 PET 材料的疏水表面相接近时,二者之间的排斥力也有可能导致酶的构象变化从而导致 IsPETase 活性中心的构象变化,导致酶活的降低乃至完全丧失[18]。

为了改善酶与 PET 材料的有效接触,Wei 等将 PET 材料破碎为粒径为 100nm 的颗粒,然后用 PET 降解酶 TfCut2 与处理好的 PET 颗粒反应,降解效率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19];Pellis 等对比了 PET 降解酶 Thc-cut1 对 PET 薄膜和粉末降解效果,发现在反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PET 粉末被降度的速率更快[20];Gamerith 以此将 PET 瓶破碎为粒径在 0.25-0.5nm 之间的颗粒,使得角质酶 Thc-cut1 能够更好地降解 PET 废弃物[21]。

这些研究都表明:可以通过减小 PET 粒径的方法使得酶与底物更好的接触,从而提高酶的反应活性和 PET 材料的降解速度,但这也无疑增加了 PET 回收处理的步骤,提高了处理成本。

另一方面,Biundo 等人则从酶改造的角度出发,将 PET 降解酶 N 端的 71 个氨基酸残基截去,使酶暴露其疏水部分来改善酶与疏水性 PET 材料的吸附,促进底物进入活性中心[22],但是此法也同时对酶的构象产生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酶的活性。

因此,选用辅助因子介导酶与底物的结合提高 PET 水解酶的活性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方法[23]。

引人注意的是,已有文献报道在 PET 水解系统中引入疏水蛋白水解效率有所提高。

已有研究表明疏水蛋白能够提高角质酶等一些 PET 降解酶对 PET 材料的降解,通过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将疏水蛋白和 PET 酶融合表达,疏水蛋白能够有利于 PET 降解酶更好的接触到 PET 材料表面从而提高降解能力[24-26]。

这提供了将疏水蛋白与PET降解酶联用来提高PET降解的思路。

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胞外分泌IsPETase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对重组IsPETase进行表达、纯化,并通过和疏水蛋白联用来促进PET的降解。

参考文献:[1] MARTEN E, MLLER R-J, DECKWER W-D. Studies on 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polyesters. II. Aliphaticaromatic copolyesters [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5, 88(3): 371-81.[2] 石利霞, 高松枫, 朱蕾蕾. PET水解酶的研究进展 [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10): 226-36.[3] P A H, D A M, S D B,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of a plastic-degrading aromatic polyesterase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8, 115(19).[4] CHEN Z, XIAO Y, WEBER G, et al. Yeast cell surface display of bacterial PET hydrolase as a sustainable bio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J]. Methods Enzymol, 2021, 648: 457-77.[5] LESLIE H A, VAN VELZEN M J M, BRANDSMA S H, et al. 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 [J]. Environ Int, 2022, 163: 107199.[6] A I I, WIM T, BOB V B. Recycling of polymers: a review [J]. ChemSusChem, 2014, 7(6).[7] 龚国华, 朱瀛波.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料的回收方法 [J]. 化工环保, 2004, (03): 199-201.[8] DAMAYANTI, HOSHING W. Strategic Possibility Routes of Recycled PET [J]. Polymers, 2021, 13(9).[9] RAHEEM A B, NOOR Z Z, HASSAN A, et al.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chemical recycling of post-consum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astes for new materials production: A review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25.[10] GEYER B, LORENZ G, KANDELBAUER A. Recycling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 review focusing on chemical methods [J]. eXPRESS Polymer Letters, 2016, 10(7).[11] GEORGE N, KURIAN 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hemical Recycling of Postconsumer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aste [J]. Industrial PEZ M D M C, PERNAS A I A, LPEZ M J A, et al. Assessing changes on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roperties after recycling: Mechanical recycling in laboratory versus postconsumer recycled material [J].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4, 147(3).[13] FUSAKO K, TAKESHI K, MASAYUKI O. Current knowledge on enzymatic PET degradation 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waste stream management and other fields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9, 103(11).[14] 李秀, 杨海涛, 王泽方.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J]. 微生物学报, 2019, 59(12): 2251-62.[15] KAWAI F, KAWABATA T, ODA M. Current knowledge on enzymatic PET degradation 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waste stream management and other fields [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9, 103(11): 4253-68.[16] YOSHIDA S, HIRAGA K, TAKEHANA T, et al. A bacterium that degrades and assimilate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J]. Science, 2016, 351(6278).[17] ROSANO G L, ROSANO G L, CECCARELLI E A, et al. Recombinant protein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4, 5.[18] JAISWAL S, SHARMA B, SHUKLA P. Integrated approaches in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lastics [J].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 下放置 12 h,然后除去溶液,并在 50 ℃下用去离子水浸润洗涤 PET 薄片两次,每次 10 min,然后在室温下风干。

最后,将用疏水蛋白处理过后的 PET 薄片在含有 200 nM 的游离 IsPETase 的缓冲中(甘氨酸/NaOH缓冲液)30 ℃反应 42 h。

另一种方式是将 PET 薄片直接置于含有 200 nM IsPETase和疏水蛋白的甘氨酸/NaOH 缓冲液中在 30 ℃反应 42 h。

最终使用高效液相检测反应产物量。

4、高效液相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使用C18柱(2504.6 mm,5 μm)在30 ℃下对样品进行分析,使用紫外检测器在260 nm出检测吸收值。

流动相A为含有0.1%甲酸的水,流动相B是乙腈。

在20 min时,将流动相从95%缓冲液A梯度降为为30%缓冲液A,流速为0.8 mL/min。

PET薄膜的表面形貌通过SEM电镜拍摄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