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理论及其证券投资策略的研究综述开题报告

 2022-07-13 15:14: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金融理论由于忽略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模式的研究,造成了理论与实证的背离。

而行为金融学采用不同于理性行为模型的其他人类行为模型,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引进到金融学中,可见,它是金融学和人类行为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

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用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传统金融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指出行为金融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行为与策略的必要性。

对行为金融的研究的主题、产生的背景等进行论述,对比中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基于几种常见的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探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主要存在那些非理性行为以及行为金融对中小投资者的启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近几年来国内的许多学者借用国外行为金融学研究方法,对行为金融对于以下领域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

1、对股票市场的研究;

2、对基金投资的研究;

3、对期货投资的研究;

4、对公司理论的研究;

5、对风险投资与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国外:

1、行为金融理论对股权溢价之谜、波动性之谜、预测之谜的解释;

2、行为金融理论对横截面收益可预测性与时间序列收益可预测性的研究;

3、行为金融理论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及证券价格协同性的研究;

4、行为金融理论对公司理论与公司行为的研究;

5、行为博弈论的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分析;

二、行为金融的主要内容、产生背景等;

三、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应用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波涛.证券市场的风险与心理[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3] 路牛芳.走出理性误区:行为金融理论对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J].当代经济科学,2000(4): 84~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