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民非农就业保障体系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3 15:15: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被征地农民数量随之迅速扩大。在现行的制度下,庞大的被征地农民群体正面临着#8220;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8221;的#8220;三无#8221;困境,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诱发因素。据统计,在全国各地的土地匕访案件中,有70%以上是因征地引发的,而且这种上访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组织性、对抗性和持久性。被征地农民问题若不能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持续如此的生活状态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将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患。所以,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多种文献资料,对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进行阐述,为构建我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然后以xx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交流、政策研究等方式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当地被征地农民目前的生活状况,并分析路桥在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国外其他国家处理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为建立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考虑到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在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应体现出系统性、全方位性、多方面性的特点。因此,本文提出要从完善法律制度、改进土地利用制度、创新保障方式(货币保障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村留地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以及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产生的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护失地农民的基本利益,是全社会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国内研究进展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土地征用、城市化的推进促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阐述选题背景,并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述。其次,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为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第三,结合xx市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s模型分析,找出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找出主要影响因子,借助国内外的理论和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我国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框架,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思路。

(二)研究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10)

[2]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J].中国经济时报,2005-6-24

[3]邢水德.浙江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J].中国劳动,200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