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关系视域下的大学生权利保障调查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14 09:45: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对大学生的权利保障调查分析是从理论上发现和重视大学生群体的权利诉求,是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其他相关大学生权利保障制度的前提,帮助我国高等院校建设带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为大学生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和权利维护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目前构建我国大学生权利保障制度的主干是各大高校的章程,故以高校的章程为调查主体,从大学生在学校规章制度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出发,阐明高校章程中所体现的大学生权利的具体内涵,直接表现了国家法律法规中相关大学生权利保障内容和特点,以此形成章程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并从大学生权利保障的制度决策中,以及实际实施反应制度有效性的数据性指标中,发现出当下大学生制度保障体系的缺陷,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确保制度决策和实施中大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1、大学生权利的内涵

在国内,大学生权利分为正式性权利和非正式性权利,正式性权利即法定的大学生基本权利,具有明文规定以进行保障,如《教育法》中确立的参与教育教学权、获得经济自主权、获得学业证书权、申诉起诉权和法定其他权,这些权利也是目前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另一种非正式权利是在正式性权利的基础上的延伸,为学者们所热议,部分意见会受到高校的采纳,反应在章程上。如秦伟(2013)就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权利也应得到拓展,恋爱自由权、参与社会权等应被考虑在内。正式性权利和非正式性权利共同构成了我国大学生的权利内容,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郭兰英(2003)从中找出了共性,并在两者之上进一步细化,将大学生权利区分为实体性权利和救济性权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完成资料的收集、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31日 完成论文的初稿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5月26日 结合导师意见,不断修改初稿,直至最终定稿

2022年5月28、29日 打印论文,装订并送予审查,并准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首都大学生宪法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王东红.思想教育研究. 2016(06)

[2]论高校章程建设中的社会多元监督[J]. 杨习超,周川.学术探索. 2016(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