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年通则》的比较评析开题报告

 2022-07-13 15:58: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从国内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对外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连续多年货物贸易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由于贸易术语在货物进出口交易中的普遍应用和重要性,使得我们有必要关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变化。从全球角度来说,随着全球范围内交通运输方式与通讯手段的扩大与更新,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使得贸易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贸易实务领域的新变化,统一对国际贸易术语的规定和解释,方便国际间贸易的进行,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会于2007年开始组织专家对Incoterms 2000进行修订。2010年9月,国际商会正式发布了Incoterms 2010,并于2011年1月1日生效。Incoterms 2010考虑到了免税贸易区的增加、交易过程中电子信息换的大量使用,以及更为人重视的货物在运输转移过程中的安全等因素。Incoterms 2010对Incoterms 2000进行了重大修改。通过对新旧贸易术语变化的研究分析,探究其变化带来的实际意义,才能让外贸人员更加准备的了解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新变化,灵活运用贸易通则,避免贸易纠纷,从而为国家外贸实务争端中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为国家贸易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2010年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年通则的比较评析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新旧贸易术语的区别、新增贸易术语的条件和解释、探讨贸易术语变化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写作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自1936年首次制定后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形势,先后历经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2010年多次重大修改和修订。

20世纪50年代末期,针对西欧与东欧国家和前苏联以及东欧国家与前苏联之间盛行边境交货及进口国目的地交货的贸易实务,国际商会于1967年补充了边境交货( DAF )和完税后交货( DDP )两种贸易术语。

又鉴于航空运输货物的情况日益普遍,于1976年增订了机场交货( FOB AirPort)术语,适用范围再次扩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论文前期准备阶段(2022.01-2022.02)。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有:完成开题报告撰写,确定论文题目,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通过以上这一系列的工作获得所有要的研究内容。

2、研究和探索阶段(2022.03-2022.05)。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开始撰写论文初稿,形成论文基本框架,实现阶段性成果。在进一步学习探讨的基础上,修饰润色,丰富论文内容,完成论文第二稿。

3.结题阶段(2022.05-2022.06)。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修改和完善论文,完成答辩。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从大量的研究资料中获得所需要的研究内容,反复修改和完善论文,得出研究成果,顺利完成答辩.

5. 参考文献

[1] 辛玉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更新的动因与成果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

[2]林冰.《Incoterms 2010》三种常用贸易术语的变化及其应用[J]. 对外经贸实务,2011 ( 11)

[3]李倩.《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的修订适用及》[D]. 华东政法大学,20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