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国际法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7-13 15:58:3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际关系的存在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国家之间有了交往,必定会产生一些原则、规则和制度。国际法则是对国家行为加以制约,为国际社会和人类文明提供秩序与稳定的工具。总体上来说,国际法是近代欧洲文明的特殊产物,但不可否认,古代国际法萌芽在不同文明圈普遍存在。

在过去几千年中,古代中国曾经繁荣昌盛,其文化曾深深波及周围世界。在中国各朝代,都有过多次外交往来,例如与远方国家交换使节,甚至进行贸易。更值得提及的是在中国统一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各诸侯国会采取交换外交使者、订立同盟、缔结条约,以及斡旋、调停、仲裁等解决争端的方法,以建立关于战争的一些原则,对于现今国际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仍有指导性的意义。

准确说来,直到19世纪中叶,国际法才被中国所接触,当时的中国正遭受西方侵略者的压迫,中国正处于一不平等的地位。乍一看,国际法的产生似乎与中国没多大关系,但是在中国如此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曾深深影响西方思想的进步,甚至在现今国际社会上都有所体现,所以要说与国际法渊源没有一丝联系也不可能,我们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些先进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不断影响着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对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由于研究本课题首先需要系统全面的了解国际法体系,尤其是国际法规范的渊源,以及西方产生国际法的条件;

2.分析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3.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法渊源中统一的部分,将其思想与国际法规范有机结合,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今国内外学者对国际法史的著作很多,但是相对来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法影响的研究较少。许多学者从历史来看中国与国际法关系时,认为尽管古代中国存在国际法的一些痕迹,但由于当时未形成近代国际法的条件,所以认为中国从未产生真正的国际法。然而,也有不少国内学者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视角,认为其中的大同理想、以持中贵和的政治理念以及兼爱非攻思想等是国际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与国际法渊源存在一致性,还在为现今国际法寻找出路的问题上提供了解决方法,例如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庸思想等对解决国际法的自觉遵守问题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等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解释。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国际法的影响是深刻而独特的。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查阅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收集关于国际法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材料;

2.比较分析:阅读不同学者对中国与国际法史间的关系研究,了解学者们的大致观点,并且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和现今国际法发展的不同影响程度;

3.综合整理:综合学者们的观点,一方面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研究西方在形成国际法渊源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统一的部分,另一方面整理现今国际法存在的某些问题,找出其与中国文化之间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现代国际法史论》陶樾著

2.《简明国际法史》【美】阿瑟-努斯鲍姆著

3.《国际法史论》杨泽伟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