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效率评价——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开题报告

 2022-08-01 20:35: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长三角地区包括沪苏浙皖一市三省,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全国近15%的人口,2020年虽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仍创造了全国23.92%的经济总量,体现了长三角地区强大的经济韧性,无愧于中国经济贡献强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但由于其长期的高度工业化和城镇化,饱受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高排放的困扰。

因此,修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环境联合治理是当务之急,完善保护一方水土,量化长三角地区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充分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速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重中之重,而本文通过分析其生态效率,指出哪些因素对生态效率影响最大,进而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绿色经济。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效率。

2,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效率结果,是什么因素导致生态效率好或者不好,如何根据生态效率现有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

3,引言;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模型的选取及理由;建立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结果;对策建议;总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效率最早是由德国学者Schaltegger和Sturm在1990年提出,即增加的价值与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出版的著作——《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所提出的生态效率概念被世人更广泛的认识和接受,即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将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将资源,经济,环境三个指标有机联合,尽可能使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与环境影响的比值达到最大化,使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达到统一。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velopment,UNCTAD)提出对生态效率的定义:生态效率是增加(至少不减少)股东价值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7)尽管不同组织和专家对生态效率都有不同见解,但是生态效率本质上均是围绕着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效率的提高可以帮助改善人类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态稀缺性,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近年来,有关生态效率的实证研究愈来愈多,且主要集中在应用和测算两方面。一方面,将生态效率应用在区域,城市,产业,行业,工业园区,产品等不同领域,分析相关资金投入对生态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按照技术方法进行生态效率的测算,一类是建立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综合指数研究;另一类为采用DEA及其扩展方法测算生态效率。(8)1992年—2019年,生态效率研究呈现整体波动增加趋势,2014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就2018年整年而言,中英文文献量达到83、105篇。(1)随着生态效率方面研究成熟度越来越高,多数生态效率研究以区域,城市,产业等为研究尺度,以DEA及其扩展方法为研究方法,两方面相结合进行研究。刘钊(9)通过2007年到2016年中国区域的生态效率值结合三阶段DEA模型,引入区域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及城市人口三个环境因素,得出环境变量对绿色投资的生态效率产生正相关影响,绿色投资规模不经济导致生态效率长期处于DEA无效。白琳琳(10)将生态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两部分,设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国内生产总值为期望产出,基于传统DEA模型计算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得出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效率差异小,主要是环境效率过低引起生态效率低下的结论。李嘉琪等(11)选取八个成本性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一个收益性指标为产出指标构建DEA模型,同时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因素,产业结构等六大方面作为驱动因子,从驱动因子角度来看,生态效率受多个因子综合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和环保意识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从DEA角度来看,上中下游的生态效率差距在逐年减少,中游地区的生态效率最佳,因此中游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最好。郭荣等(12)通过DEA模型计算了中部六省的生态效率,由于湖南省推广文化产业形成道教生态观,河南省引进外资吸引人才,山西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这三省在六省中生态效率最高,得出因地制宜,规模效益最大化和促进生态建设共享可以更好提高生态效率的结论。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一是构建符合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构建长三角地区生态效率评价模型,实证测算长三角地区的生态效率。二是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生态效率因素,为解决如何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提供实证支持。最后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启示。

5. 参考文献

[1]林恩惠,郑义,陈秋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与热点评析:基于中英文文献比较的视角[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35(12):1497-1504.

[2]任宇飞,方创琳,蔺雪芹,孙思奥,李广东,樊蓓丽.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9,29(08):1315-1330.

[3]张馨文,段思雨.基于DEA模型的吉林省生态经济效率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10):170-17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