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Buildings’ names in 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开题报告

 2022-12-07 11:23: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更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毫无疑问红楼梦整篇著作的翻译对于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目前的《红楼梦》翻译成果中,有两部最为完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英译本,一是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翻译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一部就是英国的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翻译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可以说这两部英译版的《红楼梦》让世界上更多国家的读者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而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几乎都发生在大观园内,并且主人公在大观园内的住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也隐射出主人公的命运。因此大观园内建筑物名称的翻译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于该著作的理解是否到位。本文从对比分析杨宪益与戴乃达英译本与大卫霍克斯译本中关于楼梦中大观园内建筑物的翻译,就两国译者在译入语中建筑文化信息的阐释进行评析,总结出译者对建筑文化翻译的不同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视角。并且探究分析以让中国文化走出为目的,那么翻译工作者在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工作时应注重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法。

换句话说,翻译工作者在进行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时应多多考虑采取何种翻译方法能够将源语中的文化元素翻译得当。直译还是意译,归化还是异化等等。本文以杨宪益的《红楼梦》译本为样本,并与大卫霍克斯翻译的版本进行对比,收集并分析文本中对大观园内部建筑物的英译表达,从而探讨哪种或者哪些翻译方法能够更贴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更有利于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以《红楼梦》中建筑物的英译为例,运用相关语言学翻译理论,对比分析杨宪益戴乃达夫妇的翻译版本和大卫霍克斯的翻译版本所体现出的不同文化视角下文学作品翻译的差异,从而引出想要让中国文化走出,我们应该在翻译工作上做出哪些努力。论文大概提纲为

1. 简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采取分析、对比、归纳的研究手法,细读文本,以本土语言和汉语言特色基础,结合个人的翻译能力、参考的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理论以及跨文化知识,从英汉两种语言出发,最大程度实现相互吸收和借鉴,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表达做出实质贡献。

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Blakemore, D.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2] Delabastita, Dirk (ed.) Traductio: Essays on Punning and Translation. New York: St Jerome. 1997. [3]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2nd Ed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4] Hawkes D. The Story of Stone[M].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1973. [5]Hill, A. Puns: Their Reality and Their Uses [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merican Linguistics. 1970 (4).[6]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7] Wilson, D. amp; Sperber, D. An Outline of Relevance Theory[A]. Encontro de Linguistics: Actas[C]. University of Minho, Braga, Portugal. 1986.[8] Yang Xianyi. A Dream of Red Mansians[M].Beijing: Foreigh Language pres,1999. [9] 曹雪芹,高 鹗, 红楼梦[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0]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3]刘重德。文化语言翻译[A],载王福祥、吴汉樱编《文化与语言》[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14]谢天振编着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朱安博, 2009. 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5. 工作计划

1、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第八学期1-4周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