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开题报告

 2022-12-22 11:43: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诗经》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诗经》的翻译历史却并不长久。

《诗经》在国内的翻译历史仅二十多年,国内最早的涉及《诗经》翻译的文章,是由周发祥在《文学评论》1993年第六期上发表的,从此往后,陆陆续续出现了《诗经》翻译作品,但是细数国内的翻译作品,也只有二十多本,对于《诗经》翻译的研究并不系统和全面。

国外的《诗经》翻译则可追溯至三百年前,《诗经》的英语翻译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同样对于《诗经》的研究并不深入,现阶段《诗经》的翻译的工作又进入了一个较为沉寂的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对于《诗经》中西方译者的英译本作比对研究。

从国内外各选取了两位《诗经》译者,他们的作品具有代表性和个人风格特色,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对四位译者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以及语言运用特点和习惯的对比,来看中西方文化对同一个作品的英译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题目: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Book of So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erences.

摘要:本文从《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中探究中西方文化对译者翻译策略,翻译思维的影响。从多角度的对比体现四位译者在翻译观念上的区别,从而论证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Lauren Pfister.Why James Legge 's Translation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Set New Standards for Sinological Translations[R].for Tenth Year Anniversary of The Centre for Translation,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2004(9).

[2]许渊冲. 诗经[M]. 长沙: 湖南出版社, 1993.

[3]魏家海.美国汉学家伯顿沃森英译≤诗经≥的翻译伦理[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第七学期10-11周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 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 第八学期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