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Percep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Ecological Development Discourses: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开题报告

 2023-03-09 09: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一般指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也称为“文本间性”,主要是关于文本建构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当前文本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理论。法国文学家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概念,这一术语的诞生使描述文本之间关系的传统手法获得了理论支撑。继克里斯蒂娃之后,又有不少文学家对互文性概念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 当前,中国生态叙事已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互文性视角下,探索话语与中国生态发展和国际传播的关系,突出话语间的生态意识与价值倾向,使受众了解当代中国生态发展与国际传播的贡献与影响力。目前,研究关于当代中国生态发展话语的成果不断涌现,且视角丰富,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视角:国际关系视角(John Foster2015):这些研究探讨了中国l领导层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吁,发现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和中国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传播学视角(Arthur Mol2006):这些研究总结了当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进而探索中国生态发展要适应自然规律。历史学视角(李宝艳2015;王军峰2019):这些研究阐明了中国在生态发展及民生生活领域的角色、措施、态度和方向的转换。社会学视角(包智明2014;刘建平、唐海潇2018;):这些研究分析了当代中国生态发展在社会学角度下的研究使得中国生态在社会上有积极的反响,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综上所述,有关当代中国生态发展与国际传播话语的研究成果尚不丰硕,大部分研究来自几个传统学科,涉及国际关系学、传播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但是,基于语料库对当代中国生态发展话语的成果较少,从互文性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生态发展话语传播的研究成果甚微。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课题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要求掌握一定的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语言学以及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开展当代中国生态发展话语的国际传播与认知研究。首先要在国内外相关网站搜集关于中国话语发展的话语建构语料,创建50000字符左右的专用语料库,然后从互文性视角,对相关语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来了解有关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较为科学的认识。

2.研究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Barthes, R. From Work to Text[A]. Image, Music,Text[M]. ed. Stephen Heath. London: Fontana Press,1977:155-164.

[2] Fairclough,N. Language and Power[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